首页
道教文化
民俗文化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故事
标签:中国儒家文化
黄玉顺论新礼教及其情理儒学哲学基础
礼教无疑是儒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然而在新文化运动中遭到了严厉批判。那么,对于儒学的复兴来说,礼教应当如何处置?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礼教由于是一种前现代的东西而受到批判,那么,对于现代化的追求来说,礼教还是“可欲”的吗?然而,如果摒弃礼教,还谈得上“儒学”的复兴吗?在这样的时代困惑中,青年学者胡骄键近年来进行“新礼教”理论建构,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加以系统的阐述,值得关注。为此
2024-10-21
0
黄玉顺生活即教育生活儒学的教育现象学儒家教育哲学的当代转化问题
摘要:教育现象学是对教育的现象学反思。依据生活儒学的生活现象学,“生活即教育”。“生活”意指前主体性的“存在”,以回答“存在者何以可能”的问题。不仅教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样态,而且从“”的教育宗旨来看,作为存在的生活就是教育。所谓“”,即“主体性何以可能”的问题。按照“生活的本源结构”——“在生活并且去生活”,首先是生活给出了主体,然后是主体选择自己的生活。因此,不论施教者还是受教者
2024-10-21
0
黄玉顺存在论的汉语哲学诠释
摘要:汉语“本体论”与“存在论”应当严格地区别开来,前者对应传统的“ontology”,后者对应的则应当是“Being theory”,因为后者思考的并非形而上的存在者,而是前存在者的存在。尽管前者可以汉译为“存有论”,但后者却不能,因为汉语“有”的本义是一种存在者化的观念,在哲学上所指的正是作为形而上存在者的本体。所谓“汉语哲学”,其中心任务应当是揭示中国哲学关键词的存在论意义
2024-10-21
0
黄玉顺 仁爱正义论情感正义论的儒家版本 儒家情感伦理学再讨论
儒家的社会正义论,作为“制度伦理学”(ethics of institution),乃是一种“基础伦理学”(foundational ethics);就其根本的理论特征来看,它是一种作为情感伦理学(emotional ethics)的情感正义论(emotional justice theory)。西方也有作为情感伦理学的情感正义论传统;因此,儒家正义论是情感正义论的中国形态
2024-10-21
0
黄开国经学儒学关系论
摘 要:由于四部分类法与经学始于汉武帝独尊儒术说的影响,在经学与儒学的研究中,一直存在儒学为子学,非经学的认识。孔子开创的儒学是阐发五经常道的君子儒的儒学,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不过是先秦汉初儒学发展的结果,经学与儒学的本质完全相同,四部分类法的以儒学归于子部不能成立,说明儒学与经学都是阐发五经元典常道的学说,二者不存在经子之分。 关键词:经学;儒学;本质 经学与儒学的关系问题
2024-10-21
0
骑游中轴线讲好古都故事
北京中轴线景观。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北京中轴线,想把它最美的一面带给游客看、讲给游客听。在我带团游的线路中,有一条“中轴揽胜 壮美北京”的线路。我会带着游客先来到景山公园,登万春亭眺望北京中轴线,再经过地安门内、东不压桥、玉河故道、万宁桥、什刹海等,最后到达钟鼓楼。 我对北京中轴线游览线路的设计源于一次编书。2018年,北京市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关于外语导游讲解的规范
2024-10-21
0
青年儒学论坛论文选编 乔婷婷论美德论者对孟子伦理的构想
编者按:第四届青年儒学论坛于 8月13日至14日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成功举办。来自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近50位著名儒学专家、论文获奖青年学者、儒学爱好者齐聚孟子故里,共话孟子思想当代价值与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当代儒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本届论坛共征集论文234篇,现精选部分青年学者论文摘要进行整理并发布,以飨读者。 摘 要
2024-10-21
0
陈路神孙亦习孟子言孟子对日本中世政道论的影响
编者按:第四届青年儒学论坛于 8月13日至14日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成功举办。来自国内高校、科研单位的近50位著名儒学专家、论文获奖青年学者、儒学爱好者齐聚孟子故里,共话孟子思想当代价值与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当代儒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本届论坛共征集论文234篇,现精选部分青年学者论文摘要进行整理并发布,以飨读者。 众所知周,自大和朝廷肇始不久
2024-10-21
0
陈赟内圣外王与中国思想中的秩序结构
摘要:对“内圣外王”的现代通行理解针对的是个人的修身既要成圣又要作王,或最好由圣人来担任最高统治者。这种理解不仅在现实性上极少可能性,而且也误解了“内圣外王”的原初语境和实质内核。“内圣外王”的观念产生的前提是“三代以上”的“治出于一”到“三代以下”的“治出于二”的结构性转型,权力与精神分离,治教两统获得了自主性的分化。但如何基于分化而重新连接两者,这才构成“内圣外王”这一术语原初的问题意识
2024-10-21
0
陈来中国传统哲学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传统哲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朵灿烂之花,它与印度哲学和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哲学传统。一个当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必须了解中华民族在哲学方面对于人类所作的贡献,并且自觉地运用自己民族的哲学传统在当代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中国传统哲学”这个概念包含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华民族自己有特色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即一整套关于宇宙、社会、人类意识的看法
2024-10-21
0
首页
1
2
3
4
...
7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漫谈君子文化
0
杨朝明以第二个结合推动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0
孔博藏珍 寻找文物和历史中的春天
0
朱熹家礼的理学内核与平民精神
0
梁涛孟子的理想时代孟子新读之十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立品牌与文化出版中心
0
景海峰儒家孝观念的超越性意义以孟子所述为中心
0
曲阜师范大学乡村儒学研究院三德范实践基地揭牌
0
从知情意行入手引导大学生更好认同中华文明
0
段秀芳 索巾贺君子之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