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教文化
民俗文化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故事
标签: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再获赠417件中国古代金银饰品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近日宣布,香港梦蝶轩再向馆方捐赠第二批417件中国古代金银饰物。连同梦蝶轩首批捐赠的946件金银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总计接收近1400件金银器珍品,为博物馆建立世界收藏奠定了良好根基。 捐赠仪式当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谭允芝向梦蝶轩主人卢茵茵与朱伟基颁发感谢状,表彰二人的慷慨捐赠。 谭允芝表示
2024-10-21
0
非遗赶潮如何既守正又创新
以天做幕,以地为台,说书会友,弹唱亮艺……戴上AR眼镜,置身科技打造的马街书会现场,曲艺表演等场景,仿佛让人穿越时光走进了传统非遗的生活空间。在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数字化展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AI等先进技术一一登场,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体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非遗走到了拥抱“新潮”
2024-10-21
0
陈来朱子仁说与道学话语
朱子的《仁说》,近人陈荣捷、牟宗三以及日本、美国学者都曾做过不同方面的研究。 其实,在哲学史的意义上说,《仁说》并不是朱子最重要的论著,《仁说》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于《太极解义》《西铭解义》与《四书章句集注》,尚不可相比。而就朱子思想的发展而言,《仁说》也不如《已发未发说》《中和旧说序》来得重要。《仁说》的意义乃在于,它是己丑以后朱子在理论上清算、纠正、转化湖南学派
2024-10-21
0
陈来成中英哲学的本体
1、哲学的智慧 成中英认为,哲学不仅是“爱智之学”,还是“知人及己“之知”、爱己及人“之爱”,是一种“智慧之知、智慧之爱”。因为无论你追求什么,总是要在知识的基础之上去追求,它表现为一种人对于知和智的需求。所谓“智”(wisdom)是知识能如日光般照亮黑暗
2024-10-21
0
陈来二十世纪中国的理学儒者蒙文通的中期理学思想研究
摘 要:1944年蒙文通《儒学五论》出版,这一时期是蒙文通学术的第三个阶段,也是其理学思想成熟的阶段,我们可把这个阶段称为蒙文通理学思想发展的中期。在《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一文的《后论》部分中,蒙文通指出,朱子学的弊病是格物穷理,阳明学的弊病是满街尧舜,这两种弊病都根源于对理气问题、天道和人道问题的不当处理。蒙文通认为朱熹、王阳明没有重视作为儒家思想与理学思想核心的“择善”与“思诚”
2024-10-21
0
陈来中国传统哲学
哲学是人类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传统哲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朵灿烂之花,它与印度哲学和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哲学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哲学传统。一个当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必须了解中华民族在哲学方面对于人类所作的贡献,并且自觉地运用自己民族的哲学传统在当代不同的文化领域中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中国传统哲学”这个概念包含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中华民族自己有特色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即一整套关于宇宙、社会、人类意识的看法
2024-10-21
0
郑治文孟子性善论与儒家道德主体精神的证立
儒学是成德之学。儒家人文精神的重点落在道德性上,而儒家道德精神的重点又落在主体性上。合而言之,“道德主体”是儒家人文精神的重要思想特质所在。自孔子以仁注礼,开创儒学,儒家道德主体精神便由孔子仁学而奠基。“为仁由己”“人能弘道”“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这种道德主体精神的凝练表达。可惜的是,孔子虽有此种认识,却并未能够予以充分论证和展开。孔子之后,孟子接续其内向化的理论致思,以心性而说仁
2024-10-21
0
跟着孔子游山东主题推介走进清华大学
“小生乃智多星吴用,才疏学浅,来到咱们清华大学,向各位老师请教一下……”9月20日,“跟着孔子游山东”——2024山东文旅主题推介活动走进清华大学。在菏泽市推介摊位,清华学生狄同学参与了问答水浒英雄活动,顺利获得一张郓城水浒好汉城门票。“山东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很多年轻人都很感兴趣。”狄同学告诉记者。 在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推出“跟着孔子游山东”主题推介活动
2024-10-21
0
赵金刚生生与当代君子
在古代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君子”这一概念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与人格价值,它不仅仅是对个体品行的赞美,更是理想人格的典范和社会行为准则的高度体现。孔子在《论语》中通过对君子形象的阐述,确立了“君子”的道德楷模地位。君子不仅是道德规范的模范执行者,还是人格完善的积极追求者,“君子人格”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人格理想和精神风貌。君子之道,至今仍为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内人们修身齐家
2024-10-21
0
诗经中的君子之风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文化状况,可从中管窥上古社会风貌。《诗经》里的诗篇涵盖了诸多社会角色,“君子”便是其中之一。在《国风》《小雅》与《大雅》等篇章中,共有63首诗,提及“君子”一词近190次。不同篇章中的“君子”身份不同,既有代表贵族的统治者,也有品德高尚之人,还有被女子倾慕的男子。但是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品格特征,那就是有学识
2024-10-21
0
首页
1
2
3
4
...
6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中国传统画学观念与当代阐释及运用学术研讨会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
0
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向国家文物局捐赠文物艺术品
0
东营市楹联协会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
0
2024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暨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建院16周年中国国际孔子名家书画展
0
2024年新春农民画贺岁展在京举办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高太公为何要赶走猪八戒他们有什么恩怨
0
驿使梅花
0
饥附饱飏
0
饥附饱扬
0
飞蛾赴火
0